罗明谢小梅:长征路上的“苏维埃夫妇”


菱歌  摄


●中共梅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供稿

罗明(1901-1987),大埔人。谢小梅(1913-2006),福建龙岩人。他们是长征中的一对“苏维埃夫妇”。

1934年10月15日下午5时,部队在瑞金沙洲坝大坪集合,并按上级通知自带了晚饭,到了黄昏开始出发。当时,大家都不知道要去哪里。队伍离开瑞金时,群众和留下的红军战士送行,大家情绪非常激动,难舍难分。后来才知道,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长征的开始。

出发前两天,罗明才接到通知,中央决定调他到红军部队工作,要他从医院接回谢小梅,准备一起调动(1933年罗明被作为“罗明路线”的代表遭到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批判)。当时,谢小梅刚生下一个女儿,还没有满月。夫妻俩只好忍痛把女儿送给附近的红军家属领养,踏上了行军路。

罗明被编入了中央后勤纵队当联络员,负责宣传和收容工作。虽然没有职务,身体也越来越疲弱,但他总是精神饱满,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谢小梅则分配在中央纵队干部休养连,担任政治战士,是参加中央红军长征的30名女红军之一。在长征途中,谢小梅和姐妹们全靠步行行军,同时,还肩负宣传、救护伤员、收容掉队人员等工作。

在二次攻占遵义行动中,罗明为了清除路上容易暴露指挥机关的物体,被弹片射中。后经医生救治,在没有麻醉药的情况下开刀取出了弹片。虽然受伤,但仍坚持随军行动。

红军四渡赤水,行进至黔西北盘江时,党中央派陈云同志和罗明谈话,要他和谢小梅一起留在贵州,罗明心里起初十分不舍。但是,听到陈云同志说是任务时,罗明便表示接受组织的决定。谢小梅起初也不理解,她问罗明:“这是为什么?”罗明就一句话:“这是组织决定,是工作需要。我们都是共产党员,条件再艰苦,也要坚决服从,努力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

就这样,罗明、谢小梅告别了生死与共的红军长征队伍。鉴于当时的环境和任务性质,他们没有向战友们告别,秘密地离开长征队伍,开始了更艰难、崎岖、坎坷的两个人的“长征”。

同行的还有朱祺,由朱祺担任领导,一切经费都由他掌握分配。他们化装成老百姓赶路,到了关岭县城门,哨兵一听口音觉得可疑,就把他们抓了起来。当晚,监狱法官提审朱祺,不久他安然回到牢房。后来证实,朱祺用钱买通了法官。朱祺离开前,罗明曾向他要活动经费和与当地党组织联系的方式,但他不给,说是到了贵阳后再想办法见面,他会在路上留下暗号。后来法官提审罗明,罗明坚持讲自己是和朱祺合伙做生意的,没有露出破绽。被关了10多天,赶上关岭换县长要清理监犯,罗明、谢小梅才得以侥幸出狱。从关岭到贵阳,他们步行了两天半,每天走七八十里。只敢走小路,夜宿不进城,途中没钱就靠卖衣服换铜钱买糍粑吃。

到了贵阳后,罗明、谢小梅潜伏下来。谢小梅到保长家当了佣人,罗明在消防队,每天要挑水、训练, 3个多月后,肺病复发吐血。罗明说,日子虽然难过,但他始终没有忘记党的工作,他千方百计在城里寻找朱祺和他可能留下的信号,一直杳无音信。

分析形势后,罗明、谢小梅决定离开贵阳赴上海寻找党组织。他们经广西、广东、香港辗转到了上海,却不幸被人出卖,罗明再次被捕。1936年春,罗明经宗亲营救保释才得以出狱治病。

出狱后,罗明、谢小梅回到大埔,以教书为生。

面对特务的监视,谢小梅说,他们坚信一定能够找到党组织,这个信念他们从来没有动摇过。1937年,罗明终于找到中共闽粤赣省委张鼎丞、方方等领导,从此又在党的领导下工作。由于党组织关系中央迟迟没有批复,他们一直以党外人士的身份为党工作。

1945年,中共六届七中全会对“左”倾路线、反“罗明路线”的错误作出明确的结论。1980年10月,经广东省委报中共中央批准,罗明终于恢复党籍。第二年,中共广州市委批准为谢小梅恢复党籍,承认她是老红军,由退休改为离休。

“我对自己的一生问心无愧,我已经将自己的一切献给了党!”这是罗明临终最后肺腑之言。在谢小梅心中,罗明为国为民不谋名不为利,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谢小梅一直坚定地与罗明站在一起。她是红军老战士,是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虽然没有领导职位,但是她为中国革命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编辑:曾秋玲

审稿:廖智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