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沉】黄遵宪是古代版“高考移民”? ——试探寻黄遵宪曲折的乡试之路

●刘子阳 冯丹俏

黄遵宪像(资料图片)——————

清光绪二年九月的一天,嘉应州攀桂坊黄家呈现出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原来,黄家的孩子黄遵宪高中顺天府乡试举人。中举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踏入了仕途,再加上诗文出众,前程一片光明。黄家文风甚盛,科举有成,共有进士一人,举人八人,真可谓是“门庭焕彩”。不过,广东嘉应州的黄遵宪,不在省城参加乡试,却千里迢迢跑到京师,难道是古代版的“高考移民”?

顺天府乡试是“高考移民”首选

古人读书求取功名,中举却是千难万难,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并不为过。范进中举后高兴得发了疯,虽是小说,但也是来源于生活。按照《清史稿》的记载,清顺治初年,顺天府乡试举人名额是160多名,比广东90名左右,大约多了70名,这差距还真不是一般的大。后来虽有调整,但地处京畿的顺天府的地位一直没有改变(兼任顺天府尹的通常是六部尚书之一,地位不低于疆臣之首的直隶总督),录取率大大高于其他地区。有学者经过研究得出结论,顺天府乡试每二十人中可选取一人,与动辄百人选一人的地区相比,优势非常明显。参加考试人员中又包括了八旗子弟和国子监中恩荫的官员后代,整体水平明显处于“洼地”状态。面对这种不均衡的局面,“高考移民”也就产生了,很多人都想去参加顺天府的乡试。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晚清“裱糊匠”李鸿章。李本是安徽合肥人,按照籍贯,苏皖没有分闱,他应当去南京参加江南乡试。李父是京官,知道江南人才济济,竞争激烈,担心李鸿章无法中举,于是动了心思,花了一笔钱给他捐了个国子监监生(一说是争取到优贡名额),从而有资格到北京参加顺天府乡试。最终结果当然是考上了,以后的仕途也就顺遂了许多。黄家若是采用这个办法,在当时也是行得通的。

黄遵宪获拔贡资格后参加顺天府乡试

我们现在来看青年黄遵宪参加乡试的历程,不能说是历经坎坷,但也谈不上一帆风顺。同治六年,他首次到省城参加乡试,“未售(不中)”。三年后的同治九年,他再次到广州参加乡试,结果仍然是“未售”,一同参加考试的叔父问琴先生倒是考中了举人。捐纳是清朝一项公开的制度,捐个监生身份获取顺天府乡试的考试资格,也无损于私德。黄家自朴泉公起发家致富,钱财方面也应问题不大——黄父雁宾先生于咸丰年间考中丙辰科并补行乙卯科举人,之后 “输资为郎”,以主事分户部贵州司行走。但青年黄遵宪还真的没花钱,因为他在同治十二年乡试不第之后,在学政何地山主持的考试中获得优异成绩(其中一次是第一名),取得了拔贡的资格,从而成了国子监监生中的一员。

顺治元年,根据皇帝命令,各地推荐拔贡,每府学贡二人,州、县学各贡一人。一般从各直省科试的一、二等生员中选拔。拔贡原六年选拔一次,后改为每十二年选拔一次。曾担任两广总督的曾国荃曾说:“(皇帝)恐其有遗贤也,诏督学使者于十二年中选诸生文艺之尤卓著者,县各一人,拔而贡之京师,曰拔贡。”说的就是后来的事。因为每十二年选一次,人数又少,故而有 “举人无数,拔贡有数”的说法。因为是“文艺之尤卓著”的“遗贤”, 拔贡居国子监中“五贡”之首,与其余的优贡、岁贡、恩贡、副贡相比,素质是最高的,自然最受朝野看重。拔贡最早有参加廷试(朝考)的资格,考试之后由朝廷择优授官(通常为知县之下的官职),当然也有资格参加顺天府乡试。《黄遵宪年谱》记载,他在同治十三年应廷试,之后在光绪二年考中顺天府乡试举人,则与此说法相符合。可以肯定的是,说他是古代版的“高考移民”是不对的,那还真是误解了人家。黄遵宪中举之后的第二年,放弃了考取进士的机会,赴日担任驻日使馆参赞一职,从而走上了职业外交官的道路。后来受湖南巡抚陈宝箴之邀请,协助其主持新政,署理湖南按察使之职(按察使为正三品,相当于分管政法的常务副省长),之后为使日本大臣(因故未到日本任职),由此说来也是仕途成功。现在的人们,说起黄遵宪,谈论更多的是他的诗文以及他对后世的影响。追溯前事,大众关注的,还是他的“文艺之尤卓著”, 拔贡生或许才是他第一个获得广泛认同的身份标签。

编辑:廖智

审稿:曾秋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