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十二肩岭古驿道:道不尽500年传奇

□黄锡章/文、图

▲重新修建的十二肩岭茶亭及挑夫铜像

▲十二肩岭茶亭雕刻

▲重走十二肩岭古驿道。————————

【前 言】

十二肩岭古驿道位于兴宁市大坪镇金坑村与罗岗镇甘村之间,上通江西寻乌、三南(全南、定南、龙南),下至揭阳、潮州、汕头,是明清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兴宁通往江西的必经之路。在存在的近500年历史里,十二肩岭古驿道留下了数不尽的历史印迹、文化传承、诗歌传说。

日前,笔者一行重走此古驿道,了解了一番人文历史。

————————

秀美风光留诗句   海盐军火过驿道

十二肩岭古驿道位于兴宁市大坪镇金坑村与罗岗镇甘村之间,上通江西寻乌、三南(全南、定南、龙南),下至揭阳、潮州、汕头。原始古道约2千米,路宽1米至1.5米不等,由大小不等的石块铺就。这里山峦叠嶂,万木葱茏,道路狭窄崎岖,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是明清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兴宁通往江西的必经之路,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

古代,许多名人都曾经走过此道。明代兴宁县令祝枝山沿古道一路往北巡视,来到十二肩岭北面,见四周山峦叠嶂,山峰雄伟,林木苍郁,翠竹丛生,中有一大河蜿蜒曲折向东流去,且只见水来,不见水去,好似甘罗宰相出生之地,便唤随从取出笔砚,手书“甘村”两字挂于村头。自此,“甘村”便成了该村村名。清代诗人胡曦经过此处看到秀美的风光,曾留下著名诗句:“十三都远行不极,十二岭高无尽头;一路梅花开不断,牵人诗思小罗浮。”

旧时,潮汕地区一直盐丰粮少,而赣南则粮多缺盐。“海盐布匹上江西,大米茶油下广东”,挑夫成为当时兴宁人的最大副业。

土地革命时期,闽粵赣边区游击纵队司令员罗屏汉、兴龙县委书记蔡梅祥等革命者为五兴龙根据地的发展壮大流血流汗,当年,他们经常经过此道,大量的药品、食盐等物资也从此道源源不断运往江西中央苏维埃革命根据地。

————————

老茶亭主卖茶水   拾金不昧被传颂

十二肩岭南边有一棵巨大古榕,传说是嘉庆年间兴宁县令仲振履带人所栽。古榕树干颇大,还记得儿时,我们六七个小孩子手拉手都围不过来。树底有一个空洞,可藏两三个人。榕树旁边有一座砖瓦房,当地老乡叫它“老茶亭”。据老人回忆,此茶亭是清朝金坑村人李发祥所建。初时用茅草竹子搭建,经营茶水、仙人粄及一些应节水果,为川流不息的挑夫提供方便。

一天傍晚,一位骑马的客人从甘村方向来到茶亭休息,喝完茶即匆匆上马往南奔驰。李发祥收拾茶具时,发现刚才客人坐的竹凳下面有一个沉甸甸的布袋,布袋上有“洪德昌”三个黑色大字,待追出茶亭,客人早已不见踪影。他打开布袋一看,里面是银锭和铜钱,他大气都不敢喘,赶紧将它拿到里间放好,等待主人回来取。

第二年秋天,一位从南而来的骑马客人来到茶亭休息喝茶,他笑着对李发祥说:“按理你应该发财了,怎么还在此卖茶水?” 经过一番对话和核实,李发祥得知客人是潮州人,姓饶,做食盐、布匹生意,去年因家中有急事,将一个布袋遗失在此,李发祥便把布袋交还给饶先生。饶先生打开布袋,发现银锭铜钱原封未动,非常感动,当即拿出一半酬谢李,李坚决不收。最后,饶先生取出一部分银锭,让李将茅寮改建为砖瓦房。自此,茶亭换新颜,李发祥拾金不昧的事迹被人传颂,生意日益红火,自己也活到99岁才辞世。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水陆交通的巨大变化,行走古道的人日益减少,老茶亭慢慢坍塌,旁边的大榕树也遇虫害和人为砍伐已不见踪影。乡村百姓认为,捐建茶亭是一件积德行善的大好事,金坑村村民苏九姐牵头,于1972年间在离老茶亭30米处重修了一个占地24平方米、高4米的“穿心茶亭”。日前笔者到此一游,只见茶亭南边有一尊挑夫铜像,传神的动作表情,生动地再现了“任是天涯千里路,无惧风霜汗水流”的挑夫形象。茶亭北面有6块黄蜡石雕刻,内容有十二肩岭的历史和传说,以及名人诗词、客家山歌。

————————

民国初年建客栈   革命硝烟记新亭

翻过十二肩岭,来到山坳处,只见左侧有一废弃的建筑,约150平方米,这就是大家俗称的“新茶亭”。它是由甘村老阿甲村民曾运来在民国初年兴建的客栈。

▲古驿道上的客栈(又称新茶亭)

据村中老人回忆,此客栈刚开张时,为南来北往的客人提供食宿方便,曾经兴旺了好长时间。1934年前后,粵赣边剿共头目谢海筹获悉中共五兴龙游击大队从兴城购买送往中央苏区的药品到此过夜的消息,于是派一个排的兵力到此围捕。由于游击队员机智躲开,匪兵们扑了个空,他们气急败坏,一把火烧了客栈。

新中国成立后,五华县华城铁匠曾师傅师徒3人和兴城附近的修砻师傅罗振明等人,用茅草将客栈重新修复,作为打铁、修砻的场地,也曾热闹了一段时间,但现在已是断壁残垣。

————————

民国难民逃灾至   收留难民潮客情

1942年秋至1943年夏,粵东地区遭百年不遇大旱灾,潮汕地区尤为严重。资料显示当时的情景:由于两造稻谷颗粒无收,加上日寇的畸形统治,潮汕地区出现罕见的大饥荒,饿殍遍野,惨不忍睹。听说赣南地广人稀,容易获得食物,于是,近30万潮汕人扶老携幼经兴宁古道逃往江西。但遥远的路途加上饥饿疲惫的折磨,很多人死在半路上。

据当地老人回忆,那时的十二肩岭,逃荒人员结队而行,连绵不断,只几天时间,路旁就有3具尸体。甘村、金坑村在乡绅的召集下,由各姓氏派出壮丁帮助掩埋死难人员。此时,一些难民感到自身难保,希望有人收留不便行走的自家小孩。有人提出,二升(4巿斤)大米可带走一个3岁左右的小男孩,领小女孩则什么都不要,三升(6巿斤)大米可带走一个大姑娘。那时的兴宁同样是灾区,只不过情况比潮汕稍好一点。好心的乡民来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十二肩岭新茶亭挑选。据粗略统计,当年甘村收留了小男孩21位、大姑娘13位,分别进入缺少男丁的家庭或与未婚大龄男青年结为夫妻。这些留在甘村具有潮汕血统的家庭,如今生活都非常幸福,只是大多已无法再找到潮汕的家。

——————————

贪得横财成首富   福兮祸兮辨人心

1925年夏天,广州大元帅府命令东征军许崇智率部前往粵东讨伐叛军陈炯明。许、陈两军在甘村与金坑村一带的箩里蛇、长岗岘山头进行了激烈的争夺战。后来,陈军往南败退,许军咬住追击。

正在十二肩岭老茶亭对面山林中砍柴的甘村大东坪村民陈水先听到密集的枪声,赶紧藏在茂密的树林中。他突然发现一个军人肩挑两个藤织箱,放进大榕树洞中,然后仓皇往南追赶部队。不一会,另一支服装不一的部队快速往南追击。

待部队走后,天色已晚,陈水先小心翼翼来到榕树边,将藤织箱打开,一看,全是银元和纸币。他不假思索挑起两个箱子,不敢走十二肩岭,而走茶亭对门的吊古坑,绕道返回自己家中。起初,陈不敢用此钱,4年后,才开始买田买地,兴建大围龙屋,一个穷百姓一跃成为甘村首富。不料,新中国成立后,他被评为地主,田地、房屋全部分给贫下中农,子孙受压制30年。村中百姓说:“横财不能要啊,且看陈水先是福还是祸?”

——————————

乱世时有强盗出   “盗亦有道”民间谈

十二肩岭在崇山峻岭中,常常会有强盗出没,特别是在乱世,对往来的挑夫和村民造成伤害。和我们最接近的,是我的母亲当年的亲历,如今谈到时,仍心有余悸。

大约在1945年,我的母亲和同宗曾新嫂、同村三个农夫在兴城出售大米后返回,到金坑时天已近黄昏。当他们来到十二肩岭半坡,密林中突然跳出三个头戴黑色面罩的强盗,一个拿长枪,一个拿短枪,还有一个拿大刀,大喊:“男的放下钱,不要命!女的赶紧走开!快!”母亲和曾新嫂回过神来后拼命逃走,翻过山岭进入甘村地界后才平复惊恐的情绪。此时,曾新嫂裤子已湿,显然,她被吓坏了。

此后,大家到兴城卖米回来都是十几个人一起行动,并且不敢晚归。但村民们谈起,都认为这些强盗“盗亦有道”。

——————————

【后记】

十二肩岭古驿道的北面还有曾经热闹非凡的甘村街,那里酒肆商铺、客栈货栈林立。有为纪念凄美忠贞爱情象征的陈氏“望郎归”人形纪念碑;有慈善女杰黄姑变卖店铺家产建造的黄渡水鹅峰桥……在这条古驿道上,有过烽火干戈,有过商旅繁华,承载过读书人的诗和远方,更多的还是平民百姓的柴米油盐、勤劳谋生、离愁别绪。

今天,这条古驿道上,西风瘦马和断肠人都已远去,满是芳草萋萋,它所承载的历史印迹、文化传承、诗歌传说,依然还在流传。我们不仅要铭记古驿道上的历史和文化,更应该将古驿道保护好、开发好。

▲十二肩岭古驿道

编辑:廖智

审稿:曾秋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