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的荣光

□曾君玲

梅城江北八角亭。(资料图,钟小丰 摄)

江北老城,向称梅城,不大,最长的街道凌风东、西路不过681米,却凝聚了千年客家历史文化,堪称“世界客都古城”,清代嘉应知州王之正在乾隆十五年(1750年)特置“人文秀区”牌坊立于城衙前大街(今义化路)。

而我,出生于距此老城10里外的小山村,读书工作皆在此老城。与老城相依相伴的40多年来,除却熟悉之外还有一种别样的虔诚情怀,那是因为她的座座红色丰碑给文脉醇厚的老城添上了荣光历史。走进这里的任何一条街巷,你都有可能邂逅红色英烈的足迹,品味新民主主义革命岁月里的袅袅余音。

在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时期,国共第一次合作后,为追歼陈炯明叛军,一路所向披靡的东征军分别于1925年3月和11月进驻梅城。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在首次东征时三次抵梅的驻地都是在道前街的一幢民居简臣庐。率领粤军第二师的张民达、叶剑英进驻梅城后,分别担任梅州绥靖署办和梅县县长。在周恩来的指示和东征军师部工作人员的筹备下,1925年12月初,在义化路老南门处的八角亭,筹备建立了中共梅县第一个党支部。从此开启了梅城新民主主义革命新纪元。中共梅县党组织建立后,在工农风暴中迅速发展壮大,仅半年时间,便升格为中共梅县特别支部,再升格为中共梅县部委,领导兴宁、五华、蕉岭、平远、寻乌、武平等县的党、团活动,使梅城一度成为闽粤赣三省边区党的活动中心地区之一。党的活动地点也从八角亭迁到东门塘针咀巷侯屋“华庐”,泰康路“安昌号”二楼则成为共青团梅县地方委员会活动地。最为突出的是1927年国民党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为反抗蒋介石的大屠杀,中共梅县部委及团地委联合成功组织了梅城五一二工人武装暴动,建立了梅县历史上第一个人民政权——梅县人民政府。正如肖向荣同志《赞东征》所写:

一支梅蕊未曾开, 两次东征带雨来;

此日朝阳春讯好, 岭南花放满瑶台。

而在风云变幻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坚决执行中央九月来信的红四军军长朱德于1929年10月,两次攻打梅城,他站在凌风西路段的孔庙(今梅州学宫)大成殿前的石鼓上对群众进行演讲,宣传革命,鼓舞斗志。

如今,梅州学宫内设立了梅江区博物馆,馆中的“红色梅江”展区,生动诉说着梅江苏区的光辉历程。

在“红色梅江”展区,看到红四军挺进东江梅城战役介绍时,有一种自豪之感涌起,朱德、陈毅、朱云卿、罗荣桓、谭政、罗瑞卿、粟裕、萧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参与了这场战役。特别是看到时任红四军参谋长的朱云卿也在其中时,更是感慨万千。这是因为朱云卿就是梅城老庙巷油箩街口人,他先后担任红四军第31团团长、红四军参谋长、红一方面军参谋长、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代理部长。心怀救国壮志的他却在筹备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二次反“围剿”时积劳成疾,在红军后方医院治疗时被敌刺杀,年仅24岁。毛泽东称赞他为“得力助手”,朱德称他为我党不可多得的军事干部。都说一座小城,一段故事,而江北这座千年古城,州府要地,更有许许多多的古老故事,最耀眼的莫过于她的那段气势雄浑的荣光历史。

哦,那气势雄浑的荣光历史,就是革命前辈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染就的红色历史!

编辑:廖智

审稿:曾秋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