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粤边的一条侨批邮路

●张佑周

柠萌  摄

20世纪60年代初,贫病交加的父亲经常得到侨居马来西亚霹雳州的伯父资助。在收到水客带回的猪油、面干、衣物和侨批员罗先生送来的汇款的同时,父亲还经常收到经邮局寄来的伯父或笔者堂哥来信,信封上写着:“中国、汕头、大埔、下洋、翁坑美张××先生收。”当时刚上中学的我很是奇怪:我们家乡下洋明明属福建永定,为什么成了汕头、大埔的啦?后来我才知道,“中国、汕头、大埔、下洋”这条不按省、县辖属的邮路是一条古老而特殊的侨批邮路。

伴随“过番黄金水道”而生

这条古老而特殊的侨批邮路最早始于何时,似难以考证,也许在清末开办大清邮政官局时就已开通。但这条邮路的开通应该与下洋人过番者大多走汀江——韩江这条黄金水道密切相关。这是因为,早在18世纪末,不少下洋过番者就步行三四十里到大埔茶阳汀江码头搭船下汕头,再买船票南渡到婆罗洲、星洲和槟榔屿等地。如,最早被永定、大埔、嘉应、惠州、增城等五属客家奉为“槟榔屿海珠大伯公”的张理、丘兆进、马福春,立庙祭祀、逝后被奉为庇能打金行业祖师的下洋中川人胡靖,就是最迟于18世纪末到达槟榔屿而奋斗发迹的;再如,下洋古洋人陈洪魁则于19世纪初南渡槟榔屿,以打铁为业,创下一份家业后再联合永定和大埔乡侨于1840年成立了永大会馆,并捐店屋一间作为会馆会址,至今仍存。

因此,下洋的过番者都知道路线是:下洋——大埔——汕头——海外,而回乡的路线则相反:海外——汕头——大埔——下洋。旧时南洋水客回乡,走的就是这条线路,他们帮侨眷带回的钱、物,大多在大埔茶阳设点分发。邮政官局设立后,海外华侨的侨批邮路,也就约定俗成,写上“中国、汕头、大埔、下洋”。

于是,下洋侨批一直依托这条海外华侨回乡的线路。民国时期,侨居缅甸仰光的下洋东洋村人罗宏光及其弟罗第光、罗迪光就以这条线路为永定旅缅侨胞乃至南洋其他地区侨胞开通了一条颇具信誉的侨批之路。罗宏光在仰光开设仁和堂大药房,除了经营药业外,也为旅缅侨胞提供侨批服务;罗迪光在汕头开了一间“广福昌”旅行社,接待来往水客;罗第光则在当时大埔县城茶阳开设“罗公记”京果店兼侨批,为侨眷代收水客带回或邮局寄达的侨批钱物。

曾经承担繁重业务

实际上,旧时这条特殊的邮路不仅仅是下洋华侨的专利,金丰地区的大溪、湖坑、高头乃至漳属南靖县的书洋、曲江等乡镇华侨的侨批也曾通过这条邮路到达。如南靖塔下侨眷收藏的一封泰国张秋光交寄的“南靖塔下张和生堂煌生收启”侨批,封背缄口耳子上印有泰国“泰昌”字号,另钤印“汕头埠育善街广泰祥总代理”的朱文戳记,信笺中附有“此银可尚大埔源茂收可也”字句,说明此侨批是从汕头经大埔、下洋到达的;另有一封19世纪40年代“和生堂收”的侨批,批封上书“香港九龙河源大埔下洋曲坑交塔下……”,封背贴泰邮一枚,加盖“广潮盛铁铁行”及小字“兼收客属银信”印记,另有泰英文标识,此侨批不仅说明经大埔、下洋到达,其他“客属银信”,也可经此邮路送达。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与东南亚一些国家尚未建立外交关系,国家银行解付一些国家的汇款仍有一定困难,海外侨胞通过国家邮局寄汇款也较少。政府及银行于是对原有侨批业、侨批员采取维持保护政策。下洋人罗宏光兄弟开设的大埔“罗公记”及下洋“合记”侨批局、胡慕芳开设的下洋“新长隆”侨批局、胡茂湘开设的下洋“湘记”侨批局和曾仕衍开设的下洋“中和”侨批局,都被批准经营侨汇业务。这些侨批局都通过“中国、汕头(或香港)、大埔、下洋”这条特殊的侨批邮路接收海外侨汇,并由侨批员直接送达收汇人。如罗第光之子罗祖禄在接手经营侨批后,不仅分送下洋本地侨汇,还经常步行将侨汇送到大溪、湖坑、奥杳、高头、古竹及大埔茶阳的古村、大洋坑、石角里等地。

20世纪70年代侨汇业务归银行办理之后,各地侨批局结束经营,“中国、汕头、大埔、下洋”这条特殊的侨汇邮路也随之退出了历史舞台,包括笔者亲属在内的海外侨胞,也大多明确下洋归福建管辖,侨批地址于是逐渐改为“中国、福建、永定、下洋……”。

编辑:廖智

审稿:曾秋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