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居“守门人”

□余 青

柠萌   摄(图文无关)

“吱呀”一声,两声,三声,艳叔公依次把曾宪梓故居的三扇大门一一落下锁,然后骑着摩托车回家,结束一天的“守门人”工作。每天锁门时间,大概是傍晚六点,夕阳西下,倦鸟归巢的时分。

曾宪梓故居坐落在梅县区扶大镇珊全村,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共有房屋 23间,是一座典型的客家围龙屋。故居已有百年历史,前有禾坪,中间是二进的三间堂屋,后有花头(化胎),形态呈前方后圆,掩映在几棵高大茂盛的香樟树和相思树之间。

故居堂号为“三省堂”,来自其祖先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上堂正中央,悬挂着曾宪梓及其母亲的画像。堂内其他房间内,还有一些宪梓伯家遗留下来的旧物。整个故居平面布局简单,突出了客家建筑里的天井庭院,天地人和,连廊相通,颇有曲径通幽的意境。与其他名人故居相比,曾宪梓故居在网上能搜到的宣传是少之又少,然而,就是这么低调的一座故居,每年却能够接待来自全国各地数以万计的游客。

艳叔公是曾宪梓伯公的亲侄子,是故居的守门人。每天早上7点,他就要准时到故居,先把整个故居打扫一遍,清洗茶杯,擦拭厅堂内的照片、桌椅。“没有人参观的时候,我也会自己在这里泡茶,村里一些差不多年纪的老人也会过来,喝喝茶,聊聊天。有人来参观的时候,一般也会有人跟我联系,我就要提前准备接待。最大型的一次参观,是今年清明节,曾宪梓中学组织了几百名学生过来,参观故居,缅怀宪梓伯,这些少年都很不错,自己带饭过来吃,我们没有那么多桌子,他们就席地而坐,也算是忆苦思甜。走的时候,还把垃圾都收拾好了。”

客家人大概难有不认识曾宪梓先生的吧。曾宪梓先生,既是成功的商人,也是伟大的慈善家。在梅州大地上,嘉应学院宪梓大楼、梅县扶大宪梓中学、梅州市曾宪梓中学、曾宪梓中心小学、丽群小学、曾宪梓体育场、宪梓大道……随处可见以曾宪梓命名或他捐建的学校、桥梁、道路、医疗设施等。这位享誉商界的“领带大王”,一生心系家乡,为家乡慷慨捐赠累计超过2个亿。“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的今天,报效祖国是我的终生理念”,他一生浓烈的家国情怀与拳拳赤子之心,令人敬仰。

“以前吧,大概是因为亲人,所以对他的那些捐赠、爱国行为没有特别大的感触,但自从担任守门人以后,自己重新对宪梓伯有了新的认识。来故居参观的人,基本都是自发前来的,带着对宪梓伯无限敬仰的客家人。梅州各县区、广东省内外回来的,还有一些甚至是北京、上海的游客,他们知道曾宪梓,就想来他的故居这里看看。”

前来参观的有些游客,是叹服曾宪梓先生的满腔爱国热情;有些游客,是钦佩曾宪梓先生对家乡教育事业的鼎力支持;还有些游客,则是对曾宪梓先生的经商之道颇感兴趣。“在这些游客眼里,宪梓伯真的是最接地气的名人。有时候宪梓伯做的一件小事情,却改变了当地人的生活。比如有个游客提到,当年梅江河上游没有桥,往来的村民只能靠渡船,一来危险,二则不便利,后来是宪梓伯捐资400万元在那里建起了一座宪梓大桥,就在现在的客都大桥旁边。2002年大桥开通剪彩的时候,两岸的村民可高兴了。这座桥,其实很多人是不知道的。”

2021年,曾宪梓先生去世,毅然将自己的个人遗产25个亿捐献给了祖国。如此大方的宪梓伯,在个人生活作风方面,却始终保持着勤俭节约的本色。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一日三餐,萝卜干、咸菜绑(配)白粥一样过。”

“宪梓伯老年时身体状况好一点的时候,有空就会回家乡来看看。后来,他每年还是要坚持回来一次。特别是清明,他回来祭祖,也会宴请乡亲们,跟村里的老人们唠唠嗑。他每年请村里人吃饭,也不会用大鱼大肉,基本都是地道的客家菜、酿豆腐、红焖肉。他吃的,是乡愁的味道。而村里人赴宴,也不是为了吃,而是见见宪梓伯,他在,他回来了,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意义上的团圆,大家都高兴。现在,宪梓伯的儿子也是,心里有家乡,经常回来。”

当代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作一首抒情诗,“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正如曾宪梓先生留给世人的,似乎是各种捐赠,但又不仅仅是那些捐赠。

编辑:廖智

审稿:曾秋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