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城老书店忆旧

□宋新康

柠萌 摄

近来徜徉在书海之中,让年过半百的笔者回想起梅州城区的四间老书店来。在我的记忆里,20世纪90年代以前,梅州城区有四间老梅城人熟知的书店。其中江北老城区有三间,分别是凌风路的“新华书店”和“儿童书店”,这两间书店相邻;还有就是仲元路,位于现在梅江区政府旁边的报刊书店(门市)。另一间则是位于江南百花洲的新华书店,即现在的梅州购书中心。

在这四间书店里,儿童书店的印象已经不深刻了,记得仅去过一次,那里卖的多为连环画和儿童读物。而相邻的“新华书店”在当时是图书种类相对比较齐全的一间,有学生用的课外辅导书和各类文、史、哲以及医学等书籍销售。在我上学念书那会,这书店是我去得最多的一间书店了,几乎每周有一个上午要到书店里泡,但并不是每次都会买书,不少书在当时应该说是价格不菲的。有时遇到价格较高,舍不得买的书,自己便站在书架旁翻阅,看的时间久了,书店售货员就会走过来委婉地说些“书不要弄皱了,否则影响销售”之类的话,让你不好意思再看,这时只好把书放回书架上。后来书架上有想看又不想买的书时,就像打游击似的在书架旁看一段时间,然后到另外书架上兜一圈后再回来看一段时间。当然,如果真的很喜欢的书也会咬咬牙买下来。我在这家书店里买的第一本书是《唐诗三百首》,一元钱一本,这本书至今还保留着。记得那是刚来梅城读书时,第一次逛书店,与在乡下供销社的文图部不同,好大的书店,让人眼花缭乱,在书店转了好几圈,看到有本《唐诗三百首》,想起老师说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话,于是就买下了,从此也让我喜欢上古诗词。

仲元路的报刊门市,差不多每个月要逛一两次,而且目的性很强。因为当时有几本杂志是我极喜欢的,如《读者文摘》(现在叫《读者》)和《青年文摘》,还有《作品》《小说月报》《花城》等。其中《读者》是每期必买,隐约记得当时是0.38元一本,几年后涨了几分钱,提价后出版社还专门为提价一事做了一番解析,让人读后很是感动。这《读者文摘》差不多连续买了十年时间。但偶尔也遇到杂志卖完的时候,这时总呆呆地站在柜台前,好像希望售货员能在哪个角落里意外找出一本来。带着失望回到学校便又赶紧看有哪位同学买了,好借来阅读。其他杂志往往要看是否有自己喜欢的文章才有所选择地买,有时更多是看口袋里的零花钱来决定。文学期刊《花城》是价格比较贵的,记得要一块多钱,在当时是我三天的伙食金,因此很少买过,几乎是从同学、朋友处借来阅读的。《花城》大多刊登中长篇小说,《作品》则主要刊登中短篇小说,在《作品》里读过印象最深刻的是梅州籍作家陈国凯写的关于文革题材的中篇小说《我应该怎么办?》,对小说里的内容至今记忆犹新。

江南百花洲的新华书店,应该是1983年前后才有。出来工作后,工作、生活都在江南城区,就几乎在百花洲的新华书店买书了。这书店地方大,书目齐全,分类明了,后来书店还设立了阅读区,方便读者挑选购买,因此再也没有去过凌风路买书。记得90年代百花洲书店曾经利用“读书节”做过一次促销活动,许多书打五折、六折,那一次我买了好几百元的书,这是我在百花洲书店买书最开心的一次。从1987年以来都是在百花洲的书店买书。近年读书目的性更强了,买书都是直奔主题,特别是网络书店的兴起,其价格实惠,因此多在网上买书。

三十多年的岁月长河静静流过,这些老书店伴随着我度过不少空暇时间,丰富了我的内心世界和知识,感谢它们的相伴。随着人们阅读和消费方式的改变,书店已经没有了昔日繁华,然而,真希望老书店还能在新的市场环境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大餐。

刊于6月12日《梅州日报》读书版。

编辑:廖智

审稿:曾秋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