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辞江南施隽才 彬彬向风政声在!来听听明朝“吴中四才子”之一祝枝山与兴宁的故事

他出生于七代为官的魁儒家庭,才华横溢,诗文名动海内,与唐伯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他的书法博取众家之长,楷、行、草俱佳,尤其独具风格狂草,被誉为“明朝草书第一”。他,就是祝枝山(祝允明)。

清绘祝枝山像

鲜为人知的是,祝枝山还曾到兴宁担任将近5年的县令,任内减免赋税、兴修水利、力捕盗匪、增补县志、讲学授课、提携后进,留下一批脍炙人口的诗文、书法……“岭之南,彬彬向风矣”。笔者通过研读资料、采访专家、实地调查,梳理出祝枝山与兴宁之间的关系脉络和轶事遗存。

“母节子孝”匾,祝枝山任兴宁县令时所题。

担任兴宁县令  展露循吏之才

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山西太原。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号“枝山”。

学而优则仕,是中国传统文人实现人生理想的模式。祝枝山于明成化十五年(1479)考中秀才。踌躇满志的他,期盼在科举路上进阶,于成化十六年(1480)至正德九年(1514)34年间共七次赴京会试,均落榜,于是决心不再赴考,接受谒选(官吏赴吏部应选)。

正德九年(1514)秋,祝枝山从老家苏州出发赴京谒选,得授广东惠州府兴宁知县,时年54岁。当时兴宁县所在的岭南地区,一直被中原视为蛮荒、瘴疠之地。自汉至明,均被朝廷作为外放、贬谪官员之僻壤。祝枝山“以衰年得授兴宁令,千里南下,实无异于贬谪。”

在京短暂逗留后,祝枝山于当年冬南下赴任。根据广州航海学院副教授张新标所著《祝允明宦游岭南述略》和兴宁市方志办业务股长郑桂元整理的《祝允明岭南年表》,笔者梳理了祝枝山南下的路径为:苏州-杭州-吉安-赣州-广州-龙川-兴宁。次年夏到任。

祝枝山曾在《县斋》诗中自谦“县小才疏政未成,披衣冲瘴听鸡鸣”。然其以年逾半百的人生阅历、不务虚言的行事作风,在兴治政有方,充分展示了干练的循吏之才。

祝枝山正德年间书《县斋早起诗帖》,采自故宫博物院藏《谢铎等七家行楷书诗翰卷》。

到任之初,祝枝山便微服私访,下访民情。彼时,因经济落后,民生凋敝,百姓一日三餐能吃上野菜、番薯蓣,已属难得。祝枝山为民减负,劝课农桑,百姓生活日有好转。然而,他却因赴广州公干,催缴赋税不力,被朝廷处罚:“是岁冬暮,因拙于催科,秋税误期,被夺俸。”

民风哗讦,民间劫禾、夺婚、侵防、冒田等乱象颇多,山中盗贼出没,常常祸害乡里,这是祝枝山面临的治安问题。到任后,他开堂听讼,善决明断,用几个月时间将数年积案处理完毕,使“奸黠敛迹”。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盘踞在大帽山一带的匪乱,曾被南赣巡抚都御史周南剿平,但正德十年(1515),大帽山余乱复起,剽掠海丰、揭阳,道经兴宁,祝枝山命民兵分捕之,斩其首领,生擒四十余人,从此境内安宁。

恭奉神灵,是当地固有民俗。祝枝山积极筹资修葺破败之城隍庙,“以私俸补足款项”,教化乡民树立敬畏之心,虔诚向善。主政兴宁期间,祝枝山还主持重建了城内老街关帝庙、迎恩亭,兴建了和山岩寺,组织构筑石陂,开挖灌渠等,受益农田1500多亩。经过祝枝山众官僚的不懈努力,兴宁县域出现“俾潜迁于良,良人益安,岁穰物熙”的可喜局面。

为提振学风,祝枝山“暇则亲莅学宫,进诸生,课试讲解。”经其提携、奖掖,生员王希贤于正德十五年岁贡,授职岢岚卫知事;生员张天赋受祝枝山赏识,被其视为“平生共岁寒”的18位知己之一,后张天赋以拔贡任湖南浏阳县丞,参修《广东通志》《武宗实录》,三次参修兴宁县志,成为兴宁有名的方志学家。其余奖掖者,亦不在少数。“丙子、己卯再乡试,公皆参典文衡,得士之盛,与有劳焉。”此后兴宁文教,亦由此大兴。

增修兴宁县志  诗文承载风物

古人云“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因此,古代地方官吏很重视修志。祝枝山成长于太湖之滨的苏州,从小受当地彬蔚文风浸染,才学丰赡,有着“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使命自觉。正德十一年(1516),祝枝山邀请当地学者刘天锡、张天赋、王希贤、李庠等人,据明成化旧志增修《兴宁县志》,补漏匡误,立义述文,并亲撰序言,执笔写稿编为四卷,题为《正德兴宁志》,以期风俗明辨,力求以志辅治。至正德十三年(1518)再修整为五卷,刻本行世。

在兴宁市地方志办,笔者看到了2014年广东省方志办影印的《祝枝山正德兴宁县志手稿本》。全书内文采用特种宣纸、专色油墨平版印刷,封面裱贴棉布及烫金字体样,以特种棉线串接书芯精装而成,另配精致书匣,古朴典雅。翻开手稿本,一列列行楷字笔力沉雄,书风隽逸。内容分为四卷,卷一为郡县建置因革、分野、疆域至到、城隍、乡都、山川;卷二为官署、学校、庙坛、宫室、坊陌、津梁、步寨、寺观、故迹;卷三为户口、风俗、人材、科第、物产、征赋;卷四为职官、文辞、杂纪。据介绍,现藏苏州博物馆的祝枝山《正德兴宁志》手稿本,是全国现存最早的地方志稿本,已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

影印于2014年的《祝枝山正德兴宁县志手稿本》。(林德培 摄)

在《正德兴宁志》中,祝枝山以丰沛的才情和飘逸的笔触,描写了一篇“兴宁风俗记”,自饮食男女、婚丧礼仪,而至良民流寇、环境气候,包罗万象。他不只注意到兴宁男女同耕同席、丧礼牛酒待客等不同于中原传统的习俗,还记录了兴宁语言“地近江赣,语颇相类”的特点。如他注意到兴宁人发音“王”“洋”不分,并说当地人“避‘王’字,以为犯上,故呼‘洋’多呼‘杨’”。又如,他对兴宁人将地名“合水”念作“甲水”、将“輋坑”念作“蛇坑”都有另写以示特别,又对“輋,音若社”做了详细说明,为研究客家方言留下了诸多史料。当代客家方言研究学者田志军在论文《祝枝山与客家方言》中认为,这是可以确证的关于客家话的最早记录。

祈雨,古称雩祀,是古代人们因久旱而求神降雨,祈禳丰收的一种活动,常由政府官员主导。南宋《舆地纪胜》曾记载兴宁在县西投虎头入井祈雨一事,又如到龙归洞(今黄陂镇一带)“打龙潭”,是流传数百年,至新中国成立初期仍有进行的祈雨方式。祝枝山在《正德兴宁志》中记载,县北六十里龙归洞有龙潭,“古有龙归此。其下曰龙潭,时有潜龙,岁旱,民烧铁符沉之,辄得洪水。”他还曾写过一首《龙归辞》:“潘紫渊兮旋鲵,愔洞房兮渫亡泥。余蜿蜿兮顾而下,倏或跃兮以归……巫屡舞兮鸣驺,君归来兮无夷犹。”郑桂元告诉笔者,虽无明文记载,但作为兴宁地方官,祝枝山很大可能曾亲至龙归洞祈雨,根据行文,《龙归辞》可视作他为“打龙潭”而作的祈雨文。

笔者日前驱车来到黄陂镇下翁村,步行半个小时山路来到传说中的祈雨所在的龙潭,该潭掩映在深山草木之中,静水深流。从祝枝山《题龙归洞,下有龙母嶂》一诗可以想象传说中龙潭之灵异:“千峰如帐瞰岩扉,灵物何年向此飞。潭底火符玄铁简,嶂头金母白绡衣。海多云雨应长往,壑暗藤萝久不归。洞外蛟蛇常起陆,可能消伏运神机。”

龙潭,位于黄陂镇龙归洞,是兴宁地区古时祈雨之场所,祝枝山曾写下《龙归辞》。(钟小丰摄)

在祝枝山著作《怀星堂集》中,今人亦可从《上元日喜晴柬董博士及诸秀才》《思食豆腐》《过林头》等诗文中,窥见明朝中叶兴宁地区元宵赏灯、豆腐制法、衣冠南渡等方面的民情风俗。

草书明朝第一  书迹堪称瑰宝

祝枝山不仅“文章有奇气”,书法功底还颇为深厚,是吴门书派中“明中期三大家”之一。其小楷谨严浑朴,颇具颜体神韵;草书笔势飞动,汲唐虞世南、元赵孟頫书法之神,扬晋王羲之、王献之行书、唐怀素草书之势,被誉为“明朝草书第一”。

担任兴宁县令时,祝枝山已逾知天命之年,其思想体系、文学创作和书法造诣已臻成熟。从正德十年夏到任,至正德十五年秋离粤,祝枝山在岭南驻留时间近5年。据郑桂元所作《祝允明岭南书法作品述略》,祝枝山主政兴宁时,因公事数次往来于广州、惠州等地,与同僚、下属多有诗文唱和,与亲友晚学或同游胜迹,吟咏品题,或书牍寄递,尺素传音。初步统计,他在岭南留下诗文有一百多篇,所作书迹16种,岭外创作涉及岭南风物的书迹13种。

祝枝山正德十一年于兴宁县衙书《墨林藻海卷》(局部),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笔者经过梳理注意到,现可确定祝枝山所留书迹书写于兴宁的作品5件。简要介绍如下:

县斋早起诗帖,行草,纸本,纵25.4厘米,横72.4厘米。书自作诗《县斋早起》。今藏故宫博物院。据卷中款识,当是正德十年至十二年间作于兴宁县斋。

墨林藻海卷,正德十一年十月书于兴宁县。素笺本,真草各体书诗帖二则,后临摹14种名家字体,书写自作诗文三十多篇,书于兴宁县斋。引首有廖秭书“墨林藻海”四大字并跋。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正德兴宁志册,正德十一年十二月书。初为行楷,末为草书。册页,共四十页,每页纵29厘米,横30厘米,分二册,计四卷,共一万五千余字。今藏苏州博物馆。

赠韦君诗卷,正德十二年十二月书。行草书《江行》《钟山》《惠州西湖》《峡山寺》等自作诗十六首,书于兴宁官舍。有《采真馆法帖》拓本。

正德兴宁志序字卷,正德十三年七月书。行书,纸本,手卷,纵25厘米,横255厘米。该手卷内容为正德兴宁志序、序目、志书第一卷部分内容,后附祝允明手书信札四通。签条“祝枝山正德兴宁志序字卷”。见西泠印社2014年秋季十周年庆典拍卖会《中国书画古代作品专场》图录。

此外,草书岭南诗稿、草书《北郭访友》诗轴、草书诗翰卷等作品,录自作诗数首,虽为祝枝山辞官家居时所书,但多涉及兴宁风物。

除了纸质作品,祝枝山还在兴宁留下了题匾作品。笔者日前来到兴宁市黄陂镇陶古村,在蟹形格局的中山公祠内,见到了祝枝山500多年前的真迹——“母节子孝”题匾。该匾书于正德十四年冬,重刻于乾隆四十三年,为木质,黑底金字,楷书“母节子孝”四字,框饰龙云纹。上款“正德十四年岁次己卯孟冬月之吉旦文林郎知兴宁县事加三级祝允明为”,下款“儒士石昂妻刘氏‘幼洁终节’;男廪生石介夫‘辞荣侍养孝行仪萱’题”,末有重刻题款“乾隆四十三年戊戌岁仲冬月谷旦重修”。

兴宁市地方志办主任陈媛媛告诉笔者,祝枝山是称誉国内的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方志学家。兴宁在他的仕宦生涯中、学术生涯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还是他晚年成熟、被称为“明朝第一”的草书书法的重要创作地,但国内目前尚无专门、系统地进行研究。为改变这一情况,兴宁方志办将深入挖掘和开发祝枝山在岭南尤其是兴宁期间的历史文化遗产,依托历史文化名人效应助力梅州文化名城建设。

梅州日报记者:林德培

编辑:黄振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