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远耄耋老人回忆革命故事:不忘红色初心!

人物名片

陈平,原名陈福宏,现年87岁,是一名离休干部,出生于广东梅州平远县大柘镇超竹村,曾担任地下交通员。1949年春,年仅15岁的陈平就在梅平武工队平远区队队长、恩师陈玉堂(新中国成立后任平远县首任县长)的引导下走上革命道路,为地下党组织传递情报、运送物资,帮助游击队战士与反动派展开斗争。2019年10月1日,他获授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纪念章。

穷学生走上革命路

1935年6月,我出生在一个穷苦的农村家庭。家中无田无地,父亲在我一周岁时就“下南洋”,全靠母亲挑担艰苦度日。即便如此,受客家人崇文重教的影响,一家人还是省吃俭用,把我送到附近的私塾雨化学堂(现狮山小学)读书。这是我革命理想的启蒙地。

那是一段难忘的学习时光。“勤俭姑娘、鸡啼起床、挑水做饭、打扫厅堂、妯娌和睦、孝敬爷娘。”这些由老师们自编油印的课文,朗朗上口,我至今倒背如流。在那里,我先后遇见李星朗、叶碧环、陈玉堂等年轻教师,大家在一起煮茶饭、洗衣服,相处得很亲切,跟自家人一样。之后我才知道,他们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党员。

我是一名穷学生,可老师们都很疼爱我,特别是陈玉堂老师。那时,学堂里吃饭是自带的饭食,陈老师看到我碗里连咸菜都没有,经常把自己碗里的菜分给我。还有一年,我因为交不上5升米的“学米”(学堂以米粮抵作学费)被留级,成了读了两年的三年级生。陈老师得知我的困难状况,主动赠我8升米,让我终于能够继续升学。

我还记得第一次为地下党组织送情报的情形。一天,叶碧环老师悄悄地给我一张便条,嘱咐我送到几公里外的群化学校(现超南小学)。那便条折叠精妙,仅指甲盖大小,我虽然好奇,但不敢拆动,只是乖乖送达目的地。在那之后,她就经常让我做“小快递员”了,事后会给我一支铅笔,又或作业纸作奖励。要问第一次送情报紧不紧张?还真是一点都不,其实那时候,我还不懂得什么是“革命”,也不知道什么是“中国共产党”。

我真正懂得一切,是在1948年的一个终生难忘的夜晚。我当时在房中自习,三位男子突然走进屋内,坐谈了很久,还带着手枪和挎包。他们其中一位,就是我的老师陈玉堂。临走时,陈老师留下一张五万元的金圆券,给我讲了革命的道理,最后把我拉到怀里说:“老弟,天快亮了,革命快成功了,到时我带你到外面读书。”那以后,我明白这世上还有为我们穷苦老百姓打仗的中国共产党,于是坚定地走上革命道路,人生因此改变了。

陈平向记者展示他手绘的超竹村红色交通站图和恩师陈玉堂的照片。

送情报几番遇险情

我家住址是超竹岗上双溪老屋,那是一处能够俯瞰全村、以山为屏的高地,成为游击队员们绝佳的根据地。一旦发现敌情,便能通过屋后的山道转移。不少超竹村民也因此成为堡垒户,我在15岁那年,决定成为帮助梅平武工队的地下交通员。

我不仅送情报,还送猪肉、银元、药品、肥皂等各种各样的物资,孩童身份是我最好的掩护。超竹村内有座五显庙,如今遗址尚存,是我传递情报的重要中转站。我将折至拇指盖大小的便条压在香炉下面,再在屋外点上一炷香,就算是给接头的同志发了信号。

我曾遭遇过好几次险情。有一回,我到大柘圩信和隆米行找老板取到30枚银元,用竹篮装好回去交付给游击队。行至杞园四角楼时,前方有白军设岗,已经拦住一队挑石炭的妇女,正用刺刀挨个挑刺炭筐检查。我心里顿时紧张起来,但眼见身旁就是水田,灵机一动,镇定地卷起裤脚,装作捡田螺的孩童蹚进田里,绕道回到住地,最终顺利完成任务。

游击队为乡亲们办了不少好事。1948年是个歉收年,村里家家无粮过年。农历十二月十四晚上,独四大队在超竹岗下组织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破仓放粮”斗争,把反动派粮仓里的一百多石谷(约15000多斤)全部分给周边田心、河背、坪里、狮山背的穷苦群众,让大家填饱了肚子。

慢慢地,超竹村成为敌人眼中的“红匪窝”,被多次“盯上”。1949年春夏,国民党联防队30多人突击超竹。发现敌情后,游击队在双溪老屋群众的帮助下立即进行转移,我的祖母则和乡亲们一起,把游击队员们晾晒的衣服浸到门口池塘中;把来不及取走的文件塞进猪栏的猪粪里。就这样,国民党军一番搜索无果后,只好悻悻离开。

早在那时候,我们超竹村的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就形成了互相依靠、互相帮助的血肉联系,谁也离不开谁。

陈平(中)向人们讲述超竹村革命斗争历史。

耄耋年不变红色心

自梅平武工队平远区队进驻超竹村开展革命活动后,我村有80多人先后抛头颅、洒热血地投身革命。转眼七十多年过去,当初许多共同战斗的同志或早就牺牲,又或已经作古,曾发生在这里的许多红色故事也逐渐被后人淡忘,回忆起来感慨万千。能够成为这段红色历史的见证者,看到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日渐繁荣昌盛,我既自豪,又激动!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村党支部书记姚坚找上我,说超竹村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推进“红色村”建设,计划活化利用双溪老屋等红色遗址,建立起红色革命教育基地、革命宣传小广场等景观。问我愿不愿意成为村里义务宣讲员,给大家多讲讲过去的红色故事,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我虽入耄耋之年,可身体尚好,正希望能发挥余力,把家乡的红色故事一代接着一代传下去,用亲身经历给大家说,要不忘初心,永远跟党走!

口述: 陈平

采写:梅州日报记者 傅思林

实习编辑:李可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