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应学院援藏支教队:支教接力浇灌希望之花

“老师,谢谢您过来支教,教会我们好多知识,我们会想您的!”日前,嘉应学院第四批援藏支教队结束了在西藏林芝市米林县为期4个月的支教生活,临别前,当地的孩子们特意为支教队成员录制了一段小视频,用稚嫩的语言表达对支教队的感谢和满满的不舍。

2017年,省教育厅启动了教育援藏项目,嘉应学院作为13所援藏高校之一,与米林县签订协议共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自此,每年秋季,嘉应学院都会选派一批学生奔赴米林县支教,他们像一群候鸟,给藏区的学生衔去一些叫做知识、艺术和视野的种子。他们又像接力赛的运动员,一棒接着一棒地跑,传递着希望。

跨越四千公里赴藏支教

今年8月初,带着对雪域高原的向往和支援边疆的热情,嘉应学院有17位同学通过层层选拔,组成了第四批援藏支教队,跨越4000多公里,来到了平均海拔3700米的米林县。

美丽的雪山、满地跑的牦牛、较为破旧的学校、艰苦的生活环境……这是支教队在前往西藏前,对藏区的一些想象。“刚来到西藏第一感觉就感就是美!学校对面就是有‘羞女峰’之称的南迦巴瓦峰,晚上还能看到满天星,如此壮美的风光真的让我们很震撼。”回忆起支教的经历,支教队员们依然很兴奋,争先恐后地分享着自己对西藏的“初印象”。

“因为我们队员都是经过严格的身体检查、体能测试等挑选出来的,所以整体身体素质比较好,大家到藏区后高原反应也没那么严重。”支教队员蓝李治说,到了米林县后,经过简单的修整,队员们被分配到里龙、卧龙、扎绕、丹娘、多卡、羌纳及派镇等地区的小学和中学。



支教队员蓝李治被分配至里龙乡小学教数学课程

这些年,米林县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不断加码,再加上源源不断的援藏力量注入,当地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都有长足提升。“感觉学校除了缺水和缺氧,好像什么都不缺。”美术专业学生魏森辉被分配到了距离县城较远的卧龙镇中心小学,他坦言,米林县当地整体较好的环境让本是奔着“吃苦”去的队员们都略感意外。

多彩课程点亮雪域高原

一个学期,短短4个月,只能经历西藏的一次季节变化,对一个当地的藏族孩子来说,也许只是成长过程的一个照面。“那我能带去什么?”这是支教队成员在出发前就揣进行囊的考卷。而这份考卷的答案,在支教队员与藏区孩子深入接触后,逐渐在他们心中清晰起来。

虽然米林县师资力量相对充足,各校都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设了体育、音乐、美术、科学等课程,但支教队发现,当地的教学方式还停留在传统做题、阅读的阶段,许多教师是非专业教师,学生基础普遍较差。

“在我来之前,他们学校是没有专业的美术老师,学生们连手工都不会做,对美术的认知也很少,所以我除了完成美术学科任务外,还会带领小朋友认识七巧板、玩转三阶魔方,协助学校举办手工艺术展览,带他们发现美术的美好。”支教队员罗润杰说,为了给藏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堂鲜活有趣的课堂,队员们都各施其才。有人在校内开设数学兴趣小组,通过玩游戏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有人将科学课堂“搬”到户外,让学生在实地观察认识各类动植物;还有人引进人工智能辅助教学,为普通课堂增添了一丝趣味……当看到这些课堂上,孩子们绽放了一个又一个灿烂的笑容,支教队员知道,他们的用心都是值得的。



支教队员罗润杰在米林县中心小学教孩子们做手工。

支教接力浇灌希望之花

支教期间,不少队员的日常大多是白天上课,晚上带晚自习,偶尔还要协助学校开展其他工作,每一天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的,但却从没有一个队员喊苦喊累。

“我记得刚来的时候,当地老师就跟我们说,这里许多孩子的梦想都是当司机,因为他们从没离开过藏区去看世界,在他们认知里,司机是世界上最赚钱的职业。”支教队员魏森辉说,这也让他们更清楚地认识到,或许短短的4个月,他们不能让当地教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能把内地先进的东西带到藏区,让孩子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对于未来有更多元的幻想,这就是他们支教的意义所在。



支教队员魏森辉教学生画画

12月初,在得知第四批支教队队员即将离藏时,米林县不少学生自发准备了小礼物送给支教队员,其中,队员们收到最多的就是学生的手写信。“祝老师工作顺利!”“记得回来看看哟”在信中,孩子们用有限的表达能力表示了对老师的不舍与祝福。“因为他们的汉语水平还不是很高,所以写的信很多错别字和语病,但我看到之后真的心头一暖。虽然他们不擅长表达,但他们淳朴、善良、可爱的模样和眼神中散发出的对知识的渴望,让我坚定了未来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想法。”支教队员梁慧琳说,目前,她正准备报名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想继续为藏区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支教队员梁慧琳与米林县中学学生合影




学生写给支教队员梁慧琳的信

最美的花,值得精心培育,值得静默守候。“我们第四批在出发前,第二批支教队的师兄特意回学校给我们开讲座,鼓励我们去支教并给我们答疑解惑,让我深感这场‘支教接力赛’的重要性。现在第五批支教队员的招募工作也即将开启,我们这批队员,也会像前几批师兄师姐一样,持续关注西部教育发展,鼓励更多同学加入这场‘支教接力赛’。”支教队员蓝李治说,格桑花,是高原上顽强生命力的象征,是爱与吉祥的圣洁之花。待到明年秋季,嘉应学院的学子们还将来到米林,继续像格桑花一样绽放在雪域高原。

梅州日报记者:吴海清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李子莹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