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都时论丨“办不成事”小窗口 彰显“办成事”大决心

●本报评论员  叶惠玲

本报3月24日报道,我市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全覆盖开设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点击阅读新闻,专门解决企业群众办事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杂症”。小小窗口,门庭冷落,但看着却让人暖心、安心,彰显的是我市各级政府职能部门服务为民“办成事”的大决心。

春江水暖鸭先知。政务服务水平是衡量一个地方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准。营商环境好不好,一定程度体现在政务服务是否存在“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你不问、他不说,你不细问、他就不细说”等情况上。前不久召开的全市招商引资暨加强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大会,披露了个别职能部门存在态度“冷”、办事“慢”、预期“弱”、约束“松”等问题,在全市吹响了“加强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的号角。而市县两级“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可谓实施这一重大决策的开路先锋。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的设立,本质上是政务服务的创新与改善,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政务服务环境、营商环境问题的关注与回应,是“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深入推进作风建设,毫不隐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诚布公地表达倾听民众诉求的积极心理。对于企业群众反映的“办不成”的事件,“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不仅要真办事,更要以问题为导向,加强梳理研究,搞清楚事情为何办不成?是因为“生硬理解、机械执行政策”“拖拉办理、态度不好”等主观问题,还是“程序不对、违反规定”“材料不齐、缺乏佐证”等客观原因?是可以具体问题具体解决的个别事件,还是制度设计、流程不够科学的系统性事件?如此,才能尽快弥补政务服务工作中存在的“短板”“缝隙”,从而及时改进、打牢“补丁”,促进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的设立,更像是一面时刻提醒政务服务初心使命的鲜明旗帜。通过“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倒逼正常服务窗口,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真正把人民群众的每件小事当作办事部门的大事,切实优化办事流程、减少不必要环节、缩短办事时限,让群众快办事、办成事,以实际行动宣告一个铮铮承诺:“没有办不成的事”。政务服务无止境,全市各级政务服务部门必须驰而不息加强作风建设,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改进服务模式,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做到该办的事办早、办妥、办好,让“疑难杂症”越来越少,让“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由“冷清”变成“无事可办”。毕竟,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不是最终目的,提高服务水平、让企业群众满意才是根本宗旨。

编辑:杨乔颖

审核:张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