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永和镇湖尾村革命遗址现状

兴宁永和镇湖尾村是成立第一届中共兴宁县委、成立第一支工农武装队伍——广东工农革命军第十二团和成立兴宁第一个乡苏维埃政府的革命老区。该村位于兴宁市东部,距兴城15公里,东连径心,北邻石马,群山环抱,沟壑纵横,林深茂密,山径迂回,是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军事根据地。 湖尾村下贝岭潘英老屋,原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兴宁县委第一界委员会成立的旧址。目前十分荒野,屋子破败。 浪淘沙·寻找革命旧址 文/邓浩宏 又遇柚花香, 田野新妆, 当年①老屋②却沧桑。 杂草丛生藤满壁, 怎不荒凉? 随拍烂门窗, 悲叹何惶? 初心未改议修堂。 红土呈青春已至, 一抹其伤。 注: ①当年,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②老屋,指潘英的屋。1927年12月,在此屋成立了中共兴宁县委员会。 永和湖尾村下贝岭主要历史事件 ★1927年9月3日(农历八月初八)“广东工农讨逆军第十五团”在该村成立。后改为广东工农革命军第十二团。 ★1927年10月25日,在叶浩秀的主持下,成立湖尾乡工农兵政府(即苏维埃政府)。 ★1927年12月在湖尾村成立中共兴宁县委员会。 湖尾村革命斗争史略 1924年10月,澎湃委派赖颂棋为潮梅农运特派员回兴宁领导农民斗争,在永和开展农民革命运动。8月间,在湖尾村荷树岗湖洞小学成立湖尾乡农民协会(包括现在的湖尾、新寨、七层、大平、铁马、夜明、板子、振兴、崇新等村),入会者420余人。会员交费贰豪,列队宣誓。 1926年春,潘英出席了彭湃在汕头主持召开的“潮汕农民代表大会”,回来后,扩大农运组织,会员发展到980余人,占当时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同年,成立永和区农民协会,潘英任主席,何海任副主席。农民协会成立后,继续发展农运会员,开展减租减息,废除苛捐杂税,发动群众开展发对土豪劣绅的斗争,并组织和发展农民赤卫队。湖尾赤卫队由63人组成,潘火昌任队长,拥有广东七九步枪一支,五华产步枪2支、火枪10支、台枪2支、猪崽脚4支。赤卫队员定期在荷树岗操练。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共兴宁特支领导机关被迫转入山区活动。湖尾村的板塘成为我县革命斗争的指挥中心和重要的革命据点。兴宁县的国民党反动派对共产党人恨之入骨,悬赏通缉蓝胜青、卢惊涛、潘英(湖尾人)、张超曾、沙伟文、黄佐才、张中、陈坦、张达良、张嘉谷等人。同年5月上旬,中共兴宁特支根据上级指示和敌强我弱的情况,决定利用张英与国民党反动派内部的矛盾,联合攻打县城。5月18日,永和3个乡(湖尾、大成、黄石)的赤卫队100多人在蓝胜青、潘英、潘火昌、何海、沙伟文、潘文香、潘月桂的带领下,参加了攻城暴动。由于天下大雨,城壕尽没,暴动队伍无法攻坚而撤退。9月3日(农历八月初八),中共兴宁特支组织第二次农民武装暴动,攻打兴城。永和区农民协会以潘英、何海为首集结3个乡农民赤卫队63人,于2日晚到福兴梅子坑胡遂良屋中誓师攻城,潘火昌任攻城勇士队队长,潘望生为副队长,在城内学生的积极配合下,农民赤卫队直攻县府,取得了暴动胜利,释放无辜囚犯100多人,缴获长短枪200多支,子弹1000多发,县政府铜印1枚。 为了保存实 力,避免与敌人决战,刘光夏、蓝胜青率领队伍,主动撤出县城,转移到永和湖尾村。潘英的母亲和农协会员煮萝卜粥9大水缸,让战士们吃饱休息。当晚,在该村召开庆功大会。会上,蓝胜青传达上级指示,宣布成立“广东工农讨逆军第十五团”(后改为广东工农革命军第十二团),团长刘光夏,党代表蓝胜青,参谋长卢惊涛,政治部主任曾不凡(后罗坤泉代),军需陈瑞权、刘宇挺,教练官舒静舒,司号长潘军岳,团卫队副队长潘维。团部下设一个大队,大队长潘英。大队下设四个中队,第一中队队长潘英(兼),副队长黄佐才;第二中队队长何海,副队长张维;第三中队队长刘连华,副队长何映辉;第四中队队长张洪生,副队长陈水秀。团部设在湖尾村板塘潘火昌屋中,操练场在荷树岗。十二团成立后,震惊了兴梅地区的国名党反动派。兴宁自卫队多次到湖尾村和兴凤寺围剿,均一无所获。敌人羞恼成怒,把兴凤寺烧毁,并贴出布告缉拿潘英、潘火昌、何海等领导人。 10月25日,彭湃派叶浩秀扮成商人坐着“油挞桥”从梅县来到湖尾村荷树岗找到潘英。在叶浩秀主持下,于当天下午成立兴宁县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湖尾乡工农兵政府(即苏维埃政府)。潘英任主席,潘火昌任副主席兼财粮,潘新辉任武装部主任,丘友招(潘英妻)任妇女主任,潘焕荣负责民政。苏维埃政府政府成立后,制定了有关政策和实施细节。 同年12月,在湖尾村成立中共兴宁县委员会,书记蓝胜青、委员刘光夏、潘英等7人。同时,成立中共永和区委员会,潘英任书记,何海等3人为委员。 1928年4月,十二团撤离湖尾村后,中共兴宁县委决定派潘英、潘火昌、丘友招、何亚清到罗浮大信、新圩等地开展工作,国民党反动派视湖尾村为眼中钉,六月间,集结正规军一个连伙同商务治安队100多人袭击该村,实行“三光“政策。据统计,被捕被杀及战斗阵亡28人。其中,潘火昌全家9人,6人被杀,房屋全部被烧毁(其遗址尚在)。 湖尾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有14名优秀儿女为中华名族的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成为光荣的革命烈士。他们是:中共兴宁县委委员、广东工农革命军第十二团第一大队大队长潘英,赤卫队小队长潘望生,红十二团联络员潘运钦,红军战士潘丙凤、潘恩凤、潘春灵、毛庆祥、潘云松、丘泉古,赤卫队员潘焕荣、潘桂林、潘天其、潘细妹、王耀新。他们的光辉业绩,彪炳青史,激励后人奋发努力,创造美好的未来。 注:此材料来源于兴宁市地方志办公室编纂出版的《兴宁县志》和市委党史办编印的《宁江洪流》)
已处理
2018-04-02 14:44
感谢您的支持!